朋友電話,「星期五送食物過來給你們好嗎?這樣放假你就不用張羅吃的…」
我的原則是再難都要苦中作樂。我們這家,總不能只有眉眉一人獨樂?婉謝朋友好意,「雖然車子還沒回來,可是我們夫妻依然要開著租來的小白車到費城度假一趟。食物太多在冰箱就可惜了。謝謝,真的…」
而且,親愛的老公大手筆的訂了六星級飯店,「就它吧!我們也該好好喘口氣…」
醫師確診親愛的老公需要開刀,只是說的輕鬆,就打三個洞…
大病初癒的我躺在床上,和台灣匯報近況同時,才從同是醫生的姊姊口中得知,這手術看來還是要住院幾天。
我的老天爺!不是只打三個洞,開完就可以回家嗎?沒有比這更晴天霹靂的消息了。現在的我兩,是要如何應付幾天的醫院生活?也難怪這裡的醫生朋友幾乎已要打包搬到我家幫忙,只有我一個人狀況外的天真以為開完刀當天就可以回家睡覺。
動刀不是小事,如果在台灣,親愛的老公要手術,怎樣我都會請他在台大醫院作手術,更何況是右手慣用手。我想了一下,紐約的台大,就是哥倫比亞,那,我要怎麼把他弄到哥大去開刀呢?
親愛的老公嫌自拍大臉,我這愛妻只好一馬當先,大臉就大臉…
把紐約當台北住的我,很快的想到在哥大工作的朋友。拖著親愛的老公,「快點,和我去拜託人家。手綁起來,看起來比較可憐…」好人緣這種時候真是再重要不過,朋友馬上翻出哥大骨科第一把交椅的醫生資料,「排掛號應該要好幾個星期,我幫你寫信問看看?有消息再跟你們說。」朋友說的保留,這種要麻煩別人的事,沒人有百之分百的把握,何況現在是星期天的晚上八點?
謝了又謝,親愛的老公和我漫步回家。
前腳才進家門,朋友稍來簡訊,「明天早上,醫生辦公室會和你們連絡!」
天啊!我真是愛死了這群猶太人!
沒有他們,我還真無法把紐約當台北過。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他們把我當「自己人」,但在這裡,猶太人多勢眾,金融、法律、醫界全是他們的人。他們團結又不愛和外人做朋友,所以多數人不喜歡也無法和他們打交道。但,我喜歡也感謝這群朋友。
話說回這種找醫生幫忙之事,學問之高,我說它是門藝術。因為家裡許多醫生,所以我們從小到大常被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家人麻煩拜託找這醫生、請那醫生幫忙。醫院其實不是醫生開的,大醫院更是,醫生被「請幫忙」時,其實是一種麻煩、多一件討厭事。大部份時候大家是看在「出面」拜託的人份上,才勉為其難的幫忙。所以這種拜託,若不是來自「自己的」人際關係, 多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送禮、紅包就皆大歡迎。我相信醫生只是不說白,心裡其實避之為恐不及。
我自己是醫生磁鐵,醫生朋友極多,但我個人非常、萬分小心使用和照顧這些「關係」,不用最後關頭,絕不輕易動用任何關係、不打任何電話去麻煩別人。親愛的老公對我的小心翼翼,總算大開眼界。真的需要時,醫生朋友家人立刻拔刀相助,我除了感謝也只能感謝…
總有撥雲見日的時候。星期一的門診,竟然就在洛克斐勒中心的樓下,親愛的老公連假都不用請,上班中場下樓看一下醫生。這種插隊法實在太神氣也神奇,醫生重新給他照過X光片,很快下了結論,「不用開刀,做復健就好!」
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論!
我想找哥大醫生只為了在哥大開刀比較放心,喜出望外的結論是我們整個月第一件喜事。
得知可以復健替代手術,我們夫妻真正鬆了一大口氣。
我很喜歡費城,古色古香的建築宛如歐洲。舒適的飯店、SPA,加上沒有孩子的壓力,我一口氣睡了12小時,總算有一掃近日疲累的清爽與愉悅之感。
讓我們用美好的心,迎接全新的2019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