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營離開後的眉眉,並沒有立刻展開另一個行程。她有五天的時間,回家休息順便換裝行李。
我說,「眉眉,爸爸說他可以在家工作一星期,你覺得需要嗎?」
「我覺得不用,我自己可以,有食物在冰箱就好。爸爸只要我要出發去歐洲那天在家就好。」眉眉回的非常堅定。
整個暑假都在外奔波的眉眉,也是會思念她的同學,我根本無需擔心眉眉會有「自己」在家的時間。首先,因為時差,每天睡飽是眉眉最想做的事。再來,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她,接下最會安排生活的棒子。她沒有要放到當天才約朋友,人還沒回到家,眉眉已經安排好了星期一睡飽後要去哪個朋友家玩。
最厲害的是,直到晚上親愛的老公下班,要去接小孩時,眉眉朋友的父母不儘已餵飽眉眉,還順道請親愛的老公一起用餐、喝酒聊天…我相當感謝,大家都是體貼的好朋友,知道我人在台灣,直接幫我照顧這對父女。即使回到家,眉眉和爸爸的忙碌程度,完全不輸給仍在台灣的我。這其實也是,我很放心眉眉一個人在家的理由。在這兒,我不是「一個人」養小孩~~這些鄰居、這些朋友,全是我們的家人。
哪天眉眉不想出門,就把朋友請到家裡。隨便一塊石頭,她們都可以玩的很開心~~
朋友總說,我不知多久沒看到你女兒了?眉眉小一點的時候,我們當然是去哪都帶著她。上學後,她開始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課業、自己的生活,親愛的老公和我很快就了解,許多時候,眉眉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遠比和「我們」的朋友在一起開心許多。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完全能夠接受美國人把小孩交給高中生姊姊觀念,他們管叫baby sitter,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各自走行程的觀念。如果,我覺得今天我的社交活動,不是很適合眉眉,我一定不會帶她同行;或者,如果我覺得這個飯局眉眉不會覺得有趣,我也不帶她同行;再或者,她的活動很多、行程很滿,我寧可留她在家做功課、讀書、甚或休息,也不帶她同行。
我的觀念,是三個人的社交活動,應該要均等獨立,不必永遠都是全家一起行動,或者全家一起和朋友全家一起活動。天底下沒有這麼剛好的事,爸爸和另一家的爸爸是好朋友;媽媽們也剛好是無話不談的姊妹;小孩還要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比較接近我的生活寫照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眉眉的朋友就是眉眉的朋友,親愛的老公的朋就是他自己男人的朋友…其實,眉眉和她朋友在一起時,完全不希望父母在旁邊,哪個孩子這樣會玩的盡興?親愛的老公和他男人幫朋友在一起,粗話連連、業界想法源源不絕,我可是一點都沒有興趣。我和我朋友的話題肯定也聽的眉眉哈欠連連,所以,眉眉朋友來家裡玩、或者過夜,我是連飯都不和她們同桌。當然,我為她們張羅晚餐,「你們自己吃,我和爸爸要到外面去吃飯…」出門吃飯也好、到院子用餐也好,反正,和她們分開是我的一貫原則。
眉眉非常喜歡我的作法,我看她同學也個個愛死我們家,每個爸媽只要知道孩子是在我家,幾乎沒人會來找孩子,幾點回家都沒關係…我們絕對是鎮上公認最讓人放心的家庭之一。
是的,我們家的單眼相機,已經變成眉眉的玩具。她拿起相機的架勢,不輸給親愛的老公,拍出來的照片,也常常超越我們,有另一種「感覺」。
許多「中國人」對我的放任教育相當不以為然,女孩子,你沒盯著看,她們做什麼你都不知道的。我總點頭,「對啊…」現在,和人辯駁已經不是我的強項,順勢回答永遠能讓話題簡單些。可這些對話都改變不了我心裡的獨白,你緊盯著她們看,她們做什麼你還是不知道的。大家養出來的孩子全往外跑,能離父母多遠就跑多遠,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是我的孩子和她的朋友,能往我家擠就往我家擠,沒人想離開。那,我到底需要擔心什麼呢?
對面十二、十三歲的這群孩子,我的態度是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信賴。他們也還未讓我失望,給我的一直是尊重和親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