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眉眉的成長過程,我覺得我也是在錯誤的決定中學習。
最近,我做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不管結果如何,我都稱之為我的失誤。
眉眉的小提琴學習雖然從三年級才開始,但她學的有模有樣,在學校的表現相當出色。儘管如此,眉眉和我還是知道,眉眉與那些「真正」會拉小提琴的孩子,仍有程度上的差異。只是,對於這差異我們並不會用放大鏡去檢視,當然我們也絕不以卵擊石,應該這麼說,我是一個主張沒有要讓眉眉去比賽的母親。對於檢定考試,我其實也是一路反對到底,所以鋼琴、小提琴、長笛我原先的計劃都是不打算讓眉眉去參加考試…
不過,學校弦樂團的老師,一直鼓勵眉眉「走出去」,好像我這媽把她關在家裡一樣,什麼都不讓她嘗試般。所以,上學期末眉眉參加了小提琴檢定;這學期學校老師又幫他報了All county的考試,有點像我們「台北縣」這種單位的弦樂團報考資格。檢定考眉眉很神奇的拿了滿分,不只她自己出乎意料之外,老師們也一陣錯愕,因為音樂考試主考官向來顯少給滿分。對於檢定考,我比較沒有意見,因為那是自己和自己比的原則下進行,這級考完再考下一級,孩子可以拿進到下一級做為努力目標。我其實是不需要眉眉進級到哪裡,因為我一點也不在意她程度到哪裡,她只要彈的、拉的高興就好…對於很多台灣朋友提到,送小孩學音樂最後就是要去比賽的想法,我是非常離經叛道。
這次,我又默許了眉眉參加校外團的小提琴報考資格。這天,首先我們得趕在她百老匯練習開始之前,帶著眉眉到很遠的會場準備考試。好不容易又是早餐中餐都得在車上吃的倉卒中趕到會場,接下來,我環視一圈,現場全是亞洲孩子,大陸、台灣、印度、韓國、日本…白人是絕對少數,我當下有一種眉眉我們回家吧的衝動。不是我害怕眉眉失敗,沒有被選上對我來說也不是一種失敗。只是,我太了解眉眉一天五分鐘的練習的程度,是要如何和人家認真練琴的孩子,放在同一天秤上比較?這種校外樂團就是要選出夠優秀的學生,大家一起練琴。原意一點都沒有不對,不對的是我家這種「拉著好玩」的孩子,為什麼要來和人家考試?
我說這事我判斷錯誤,但當下我仍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眉眉的音樂訓練相當完整,她怎麼聽不出自己不如人?不過她對於自己的不如人之事向來處之泰然,她也沒有覺得不如人有什麼不對,所以,我一句話也沒有多加著磨在我們不如人的節骨眼上。我只是覺得為什麼好好的一個週末不讓我的孩子睡飽、在餐桌上好好吃一頓飯,然後只要專心準備去唱她即將要上演的百老匯秀,Mary Poppins就好呢?
同樣在美國生活,如果有機會多參加一些活動,會有一種發現或體認,就是某些活動,多是東方人參加;而某些活動,只會看到西方人,往往只有親愛的老公和我「長這樣」!
這是個週五的電影活動,時間是晚上七點。我們得讓眉眉自己在家、或者到朋友家、甚至請褓姆到家裡,我們夫妻才能連袂出席。眉眉是個非常獨立的孩子,對於自己在家這一事,她很早就完全可以接受,只要是我們夫妻的活動,她沒有「那麼」有興趣,眉眉一定選擇待在家裡,因為,她可以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和我們在外面交際應酬。
所以,我們夫妻有很大的自由度,做自己喜歡的事。既不浪費孩子時間,也可以更享受生活品質,老實說,我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一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帶眉眉和我們的成人朋友一起去吃飯,聊什麼都不對,孩子聽的懂。二來我也不喜歡浪費她的時間在餐桌上,她小姐有更重要、更多的事值得她去做。即使睡覺都比和我的朋友吃飯來的值得…
回到這電影活動,這是個由十五部個人拍攝的電影聯展,長至十五分鐘,短則兩、三分鐘,當然,和我們平日到電影院看的電影大不相同,不過這就是紐約特有的藝術文化,我很高興朋友總記得要與我們分享,這些難得的活動。果不其然,這種時間這種活動,看不到除了親愛的老公和我長這樣的人,全場都是金頭髮白皮膚的外國人,有趣的是這種活動也看不到黑人或西班牙裔的族群。
這些,都只是觀察。人種不同,興趣也不同。即使同在美國這一塊土地,族群的分野仍然相當清楚。親愛的老公和我,很清楚知道我們的生活是一半美國一半台灣,大部份時候,我們放置自己在很舒服的位置,所以我們一家三口悠遊自在。這次的失誤,就是不小心把眉眉放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