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覺得我每天都在找事來日行一善。但,我每天日行好幾善!
這不起眼的小屋,在親愛的老公、我和眉眉齊心努力下,散發出溫暖的氣息。
日行第一善!
學生要到車庫上課前,得走完長長的車道。「你到底有幾台車啊?」學生家長和我都是好幾年的朋友,狐疑的問。
「兩台啊…喔…多出來的一台是朋友暫時搬回台灣,車子怕沒電所以開來給我們顧的!」說的時候,我自己也忍不住,怎麼管區這麼大的感覺?學生笑,「那如果你要開最裡面那台車,你不就要退三台?」
「答對了!你怎麼這麼聰明!」我眨了眨眼,大笑學生說出我的痛苦。麻煩死了!每天都像在代客停車!而且,一個不小心,我們自己的紅車就被我們漏掉,最常沒電的就是它!
第二善!美國的疫情之差早已不是新聞。我常常給朋友送便當也變成一個日常!
新的學年度,我把教室搬到車庫後,近四十堂的課只留一組雙胞胎學生進出家裡上課。是的!老師也是偏心的。雙胞胎和眉眉感情深厚,一起上中文也一起練鋼琴。一次三個人的團體課關在車庫真的也擠不下,我索性把他們移到客廳上課,然後自己坐在飯廳,這樣的距離,遠大於六尺。上課時間窗戶一定打開通風,也要求他們三個戴上口罩。
聽起來好像保護措失做的很好。問題是三個高中生和五歲小孩一點沒有不同。「我們坐好遠了,一定要戴口罩嗎?我們戴一整天的口罩了耶…」
只要我一個回神,一定有人的口罩早已滑掉。而且三顆頭就是擠在一起,哪來的社交距離!或者,玩啊玩的,口罩就不知去哪裡了?
我警告,「你們要這樣我也沒關係,可是就得要準備,你們家和我們家,只要有人得了新冠,我們就是全部的人通通得隔離!到時候每個人都不可以抱怨!」
聖誕節過後的第二天,十二月二十六日,晚上九點多我們一家從曼哈頓回來,雙胞胎冷的半死還送了自己做的麵包過來。眉眉高興的跳出門,完全無視我的「口罩」提醒… 因為太冷,三個孩子在門外的聊天僅短短三分鐘,雖然沒有口罩但這次難得沒有三顆頭黏一起…我不知正在忙什麼,竟然沒出門和雙胞胎媽媽聊天,回頭想到還發了不好意思的簡訊過去…
一月一日那天,說好雙胞胎要來我們家練琴、歡度新年!三個女孩喜孜孜的計劃著怎麼玩怎麼吃!想不到,前一晚,我們兩家都接了一個震撼彈!
雙胞胎媽媽確診!「我們其他人明天都要去驗,所以不能去你們家!要開始隔離了…」
換我們一家人仰馬翻,找出日曆,我比計算懷孕還認真的開始回憶,上次他們進到家裡上課是哪一天?十二月二十二日!送麵包給我們是二十六號;檢查新冠是二十九號…那我們這一家幾號算解隔離?這一週來我見了多少人?明明活在美國,可我得拿出台灣規模的疫調精神開始追溯。
我說是老天保佑!這星期正好是聖誕假期,所以二十三號我就開始停課,沒再讓小朋友們來上課。而且我陰錯陽差很失禮的沒出門和確診媽媽聊天,所以自己診斷,我們一家只需要自主管理,尚不需要居家隔離。但,我想,以台灣標準,眉眉二十六日還有三分鐘無口罩戶外拿麵包聊天,我們三個這星期更吃掉一整條香蕉麵包,全家應該通通要抓去關起來!
沒幾天,果然雙胞胎姊妹也確診,幸運的是大家都很年輕,症狀就像感冒般,聞不到味道幾天後便痊癒,只是關在家裡不能出門大不方便。所以,我這台灣民間外交官又展開送便當加送口罩生活。
說的輕鬆、看似容易,判斷該如何進行隔離?如何繼續正常生活?該不該讓宇眉回學校上學?我要如何在每日確診二十多萬、死亡三千人的跑馬燈下,零度的車庫裡進行冬季鋼琴課?每一個決定親愛的老公和我都認真思忖,不敢大意。最好我們這小家庭可以順利挺過這個難關,我更在意的是我們接觸的人相當多,不傳染給別人是我的終極目標!
第三善!親愛的老公從樓上下來,「剛uncle的小孩打電話來…說阿公過世了!」
「為什麼阿公過世要打給你?」我們夫妻的管區真的太大。
兩年前離世的好友Uncle,年邁的父親昨天離世。Uncle小孩是在美國長大的小留學生,對台灣文化似懂非懂。父親離世前硬把這對和我們年紀相近同父異母的兄妹塞到我們夫妻手上,這會兒我們連阿公過世都要出意見了嗎?「他想要知道,現在的他有什麼該做的事嗎?」親愛的老公說。
我的眼眶微溼,這從來不熟的弟弟,不知何時也把我們當成家人了。我想,uncle在天之靈看到這幕,肯定安慰。只是,我們夫妻的管區也未免太跨國際、跨東西文化了!人家日行一善,我們日行好幾善,難怪我姊妹總說我將來上天堂可以有VIP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