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你有台灣朋友嗎?

朋友問我,「我在你家進出,從沒看過說中文的人耶!進進出出的這些小孩大人,全是金頭髮的。你們到底有台灣朋友嗎?眉眉知道怎麼和講中文的人相處嗎?」

20201127_160849624_iOS

問我的是一個ABC,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她的生活圈裡,從沒有金髮的外國人。她說的很自然,「我從小就是和長的一樣的人長大,沒有外國人會來和我們做朋友,我們也不會去和他們做朋友啊!」

我懂,語言不同、文化不同、食物不同,這,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2001年,剛來美國,我聽不懂看不懂也說不出,即使念完一個學位,聾啞盲的情況也沒有改善多少,完全不是像台灣人想的,到美國念個兩年碩士,英文就會大進步。哪裡來的人和我們這些外國人說英文?那幾年,我非常痛苦,覺得自己在台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好人緣,跨了半個地球到美國,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我也曾經懷疑過,是不是自己的那一套,只適用於台灣?走不出世界別的國家。

媽媽過世後,我們風塵僕僕搬回美國。當時,我要的只是離開那個傷心地,我覺得自己身心在喪母和育兒的同時,已經煎熬到了極限。我需要一個地方讓自己可以安靜療傷。根本沒想太多,一頭栽進一個以為熟悉、相對熟悉的地方,便開始生活。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我真正的開始用心,學習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文化,那時候的我們這一家,和四五歲的宇眉一樣,是一個幼稚園生,對這個新的世界一片空白。

我就像個牙牙學語的小孩,從小小孩的語言開始學起。只是,我沒有因為要打入這個新世界,而切斷了自己的根。雖然我壓根沒想過要送宇眉上中文學校,可是我們在家只說國語和台語的規定數十年如一日。我沒有著急過要怎麼交朋友,即使在我們這一家在這塊土地完全沒有朋友的時候。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我們一家三口的努力,在不知不覺中打開了這個新世界的大門。

但,並不是有了新世界,我們就放棄原來的世界。那,也太小看我了!怎麼會沒有台灣朋友?他們是我的根、是我的後盾,這幾年下來,我們和台灣家人、朋友的關係只比過往更親蜜。

20201127_183920671_iOS

很多和我們一樣的移民小家庭,一開始為了打入這裡的社會,第一步就是在家和小孩說英文,第二步是送小孩到中文學校,讓中文變成家裡的第二外國語。我的觀察是,其實語言就是根,失了根不管再怎麼努力,孩子回不到我們來時的「家鄉」。但,我的家鄉本來也不是我小孩的家鄉,她回不回的去真的也不是重點。只是選擇不同罷了!

所以這群到中文學校上課的人,自然而然會在中文學校、教會、台灣人的圈子裡找到舒適朋友圈。不幸的是我們這一家既沒有上中文課,也沒有教會,哪裡來的台灣朋友圈?

看起來是沒有!可是,老天給我的資優保送生社交能力,讓我在哪裡都可以打出自己一片台灣朋友圈。朋友不知哪買的,每次見面一定要分我一片,小時候我們在台灣吃著長大的九宮格蛋糕。雖然明明遠比不上Lady M的千層派,但,我們一起吃的是,記憶的味道!

20201101_013502491_iOS

餐廳的老闆是我的好朋友!美國人宴客總是自己下廚,只有我是買餐廳外送,大辣辣請客。情感升溫後,我連過年的年糕,都拿去請餐廳幫我炸!疫情開始,共患難讓我們更加親蜜,每天從皇后區過來上班的老闆會幫我在中國城買外賣,熱食、冷凍食品一手全包。省了我過去出門一趟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的車程,為的只是買接近我們台灣口味一點的食物!

這種餐廳老闆幫忙買別家餐廳的外送,然後大老遠拿來給我的情誼,應該不是太常見!

20201027_154443456_iOS20201031_224338167_iOS

另一個餐廳眉眉從小就給它起了個小名,「國旗」,老闆是大我們一輩的老台灣人。一直以來,我們到他家吃飯,都沒看過菜單,亂點一通,想吃什麼就告訴老闆,只要有食材,老闆總會變給我們吃。如果我忙不過來打電話點菜,老闆都是直接把飯菜送到我家。所以,附近的朋友每次問,哪裡的中菜好吃,我一定推「國旗」。朋友問,他們外送嗎?

我想也沒想,「送啊!超級方便。」

後來,朋友說,「那家餐廳不做外送耶!我們打電話問了…」

我想我一定一臉狐疑,但外交官雷達相當發達的我馬上接口,「那肯定是我弄錯了。」長大後的我不喜爭辯,事情若有不同答案常有它的道理,不用爭的臉紅脖子粗,誰對誰錯根本沒那麼重要。

只是好奇心還是在,那我整天吃的外送又是怎麼一回事?終於有機會我和國旗老闆閒聊,好不容易歹沒有別人、可以多問一句的機會,「你們有做外送嗎?」老闆搖了搖頭…

那時我就連起來所有的故事了!所以大家都說國旗不外送,是真的。我說國旗外送,也是真的!因為,老闆只送我們一家!現在,我偶爾親自到「國旗」買菜,是直接把家裡的鍋碗瓢盆搬去,讓老闆把剛煮好的菜裝進鍋裡,省了店裡的盒子,也省的我回家還要倒進鍋碗內!

20201110_164244547_iOS

很多台灣朋友啊!我們這一家!連餐廳都是我的好朋友!

店裡不賣水餃,另一家餐廳的老闆「家裡」包水餃,還多包一份給我!

20210105_170540791_iOS

眉眉也有她自己的台灣朋友!在美國也好、在台灣也好…我有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台灣朋友,這幾年在美國也交了好多台灣新朋友。親愛的老公最是神奇,我笑他和我結婚前沒真朋友,只是認識很多人。但,這二十年來他也從我這學去不少功夫,紥紥實實交了很多自己的朋友。

許多人結婚後,夫妻就只能一起交朋友;生了小孩,家庭就只能一起交家庭朋友。但我一直覺得家庭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我們和住在一起的室友,是一模一樣的觀念。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生活圈,才會有各自的生活和經驗來家庭分享,也因如此,家庭關係才會親蜜才會有趣。這方法我們行之多年,看起來挺管用。

20201202_021255248_iOS

幾年下來,我們三人都擴展了外交新生活,結交了新的外國朋友,看起來,好像我們只有外國朋友,其實,那只是我們生活在一起,和外國朋友天天相處、容易見面,但,我們的基礎,台灣朋友,仍然在那,我們花了好多時間和力氣,在經營這些一面難求的緣份!事實上,我認為,有了根,世界上的每種人,都可以是好朋友!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