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家,哪個月不是飛快、眨了眼就過?
馬不停蹄,才結束鋼琴發表會,眉眉的國中畢業典禮接踵而至。我給永遠做不完的事情追著跑,影片後製、會場照片、下學期的課表…這大概就是自己做生意的感覺,一刻都沒有喘息的機會!
雖是期末考週,但眉眉好友從加州遠道而來,西岸學校比東岸早結束、也早開學整整兩週。忙亂的考試加溫書之際,我們仍擠出時間、讓朋友住在家裡一晚;還有一晚是眉眉的另一好友,父母雙雙出遠門,所以小孩收拾行囊就往我家跑。
我想,我大概是全天下最稱職的主人,否則為何家裡永遠住著客人、朋友?更何況是在這個行李滿地、地下室淹水的回台灣季節。
說到這好主人、好客人,我覺得這門學問真正深奧。
也許因為紐約是世界大城,每年不論熟與不熟的朋友、家人…自2003年我搬到紐約開始、從小公寓到現在稍大居家空間,我們沒有停止過接待朋友。然後,每組客人離開後,我心裡總會有個結論,這次來的,是好客人!還是下次最好不要再來的奧客?
理由絕對不在有沒有送禮!
大部份我的好友對我都有同樣的評語,「買禮物送你世界無敵難」、「挑剔鬼又不缺東西」…是的!我就是個難搞的女人,所以我不會因為客人有沒有先送上見面禮就判斷客人的好壞,因為很難送到我既喜歡又正好缺少的禮物。
好的客人,不給主人添麻煩、不囉嗦、不省自己花別人錢、我怎麼給客人舒適的客房,他們還我怎樣乾淨的客房…這道理說來容易,其實沒幾個人做的到。一般客人遠道而來,加上語言不通,而且住在森林裡的我家交通不便,所以我一定會準備好充足的食物。親愛的老公總說我做過頭,但,客人一定有時差、一定會有機會和我不同時間肚子餓,總要有食物讓人家可以隨時填飽肚子。
光是食衣住行,一個好主人就得面面俱到。髒的衣服總要洗要晾;被子太冷太熱每個人温度感覺不同;進出我家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接送送得穿插在我的工作和宇眉之間…所以,通常只要有客人進出,我的工作量都是直接乘以二。
許多人出門在外,更是斤斤計較。這種客人最是難搞,因為他們只想到省自己的時間、金錢,卻沒想到通常省自己時間力氣的方法,就是去花別人的時間力氣。例如搭車很貴又累,你來接送我們好了!在外面吃飯還要給小費,還是在家吃好了!
離開時,留下一堆紙袋、空盒和用不完物品給我的客人更是大宗。我連禮物都不稀罕了,客人用不完、送給我的東西,真是我想要、需要的嗎?還是一種垃圾留給主人的觀念呢?
正因為我是個貼心民宿主人,所以,每年到了回台灣的季節,我的角色自然轉換,得要是一個好客人。
我最不喜歡壞客人了!
不,你不是客人,你是回台灣,你是回家耶!
說到這,我總要嘆口很長很長的氣…
離開台灣,是2001年,十七年前的事了。這十七年來,雖然我每年進出台灣,說的仍是標準台灣國、台語,但,台灣的一切,除了路名、玉山、阿里山、淡水河、濁水溪,能變的,都變了。生活習慣、語言用詞、街道商店、餐廳服飾店…
所以,我最怕,朋友大器的說,你要吃什麼?你來選…
我從不會問一個來紐約觀光的朋友,你要吃什麼?你來選…一個觀光客誰知道紐約有什麼好吃的?即使做足功課也不見得選的到當地美食。我一定會給很多我最喜歡的餐廳選擇,你想吃美式?還是中式?日本料理、還是泰式?
現在的台北,就連民生東路上有什麼店,我都念不出幾間了。我真的會知道,台北有什麼好吃的嗎?偏偏十個和我相約的朋友,九個把問題丟給我。
又或,我也很怕一種亂買、亂吃、亂選、虛應一應故事的應酬。難得回台灣,就連燒餅油條,我都想吃來自「最好吃」的早餐店。試想,如果你大老遠來到紐約,有可能想吃隨便路上買一個咬不動的Bagel給你當早餐嗎?哪一頓飯或哪一個行程我們不會精心策劃?我也一樣,難得回到台灣,我也想吃台灣道地美食。
因為我來自台灣,所以我不是客人。沒有人把我們當客人,就連進出超商、過馬路,我們母女也常遭白眼,因為我們的速度不對,常聽不懂店員問我們的問題。很多台灣人聽起來理所當然的名詞,十七年前還沒有發明,雖然我每個字都聽的懂,但還是不知道店員在問我什麼?
現在,我的家在美國;以前,我的家在台灣。那,我現在算「回家」嗎?可是,家裡連衛生紙放在哪我都不知道;醬油、塩巴、糖在哪我也找不到;毛巾牙刷要去哪拿我也不知道…這些很熟悉的陌生感,如果不是我的人生走這一遭,我也不會知道回到家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和我離開兩年、離開五年、離開十年後再回去的感覺,完全不同。
我已經離開台灣這塊土地,將近二十年!台灣,對我來說,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城市。
這份情緒,很是無奈。它夾雜許多開心與傷心,證明我有眼前快樂的幸福日子,所以離過去的習慣越來越遠。現在,我會站在「我家」的玫瑰花叢前,驚嘆它們的美麗!
這份回家「做客」的感覺,早已侵蝕了回家的感覺。
沒有不好,只是不同。對於沒有被連根拔起、重新種下的人來說,這種感覺簡直是天方夜譚,也許還會給我們冠上討厭的華僑之名。親愛的老公和我,對那些從美國回台、講中文一定要加英文字的習慣非常小心,我們不想做討人厭的海外華僑。因為我們也真覺得,那些說的美國滿口好、台灣整個差的海外華僑好是討厭。但,我們這一家 – – 國語沒有台灣人好、英文沒有美國人好的「台灣美國人」,很努力堅持每年回台灣,因為我不想忘記那把我養大的地方、和那個記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