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別人工作、賺錢,總覺得易如反掌,這錢好容易賺!我自己就常聽別人以羨慕的口吻,「你的工作真好,不用出門又可以顧小孩。」
是的,不用出門確實省下通勤的一小時,看起來我的工作時數果然完勝通勤族。但,別人有下班時間,我的工作卻像二十四小時的7-11,我想,這就是自己做生意的無奈。最後一位學生、八點半離開後,飛快填飽肚子,還有成堆的文書工作、家長信件得處理。尤其是每年的這個季節。
我的鋼琴發表會,固定在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三十幾個學生,光是要不重覆曲目,就是一大工程。幾年經驗後,我學會了要三月就開始幫孩子準備表演曲,時間寬裕的情況下,不只學生學習狀況較好,我自己的心裡壓力也比較小。但,每年總會一、兩個平日不練習的學生,表演時間逼近時,便方寸大亂,不是每堂課都哭著練琴,就是家長諮商信雪片般從天而降。
我雖然喜歡美國文化,但對於美國「Good Job」文化我非常保留。什麼是Good Job文化?這完全是我自己發明的新名詞,是我從眉眉身上、眉眉同學、和我的學生、家長身上看到的教育文化方式。這裡的人對孩子的寬容到了一種接近縱容的地步,當然,絕對不是所有的家長、老師都縱容孩子,它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學校、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成果向來報以「Good Job」的評語,不管他們做的好與不好,一論good job。久而久之,有一大群孩子被教養成,只能接受good job的評語,如果成績、表現不盡理想,那麼,一定是哪裡不公平,肯不是他們的錯。
所以,在美國當老師風險其實相當高,因為孩子成果不好,非常有可能家長怪罪下來,全是老師的錯。是老師讓孩子沒有興趣、老師教的不夠好、老師太嚴格…
我已非常小心慎選家長和學生,但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常有一種我不想練習,可是我想超會彈鋼琴的春秋大夢。
這學生家長丈二金剛完全摸不著頭緒,只知餐桌上女兒無端冒出,不想學琴的對話。所以,諮商信立刻送到我手上。
這種信我不喜歡回,用中文都語意不清了更何況是英文?所以我一律選擇和家長通電話,用講的最清楚。三月,我會視每個孩子的程度,挑選稍微有難度的曲子讓學生做為表演曲,有些孩子相當認真,那我真會給他們挑選難度相當高的曲子,一年就逼著練琴這幾個月。 偏偏有學生不知天高地厚,或者完全不能理由樂器的學習無法不經練習就有美好成果,硬是不練的結果,到這個節骨眼他們自己也知道來不及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逃避,我不要學了!
這對話、這種e-mail,每年都要來一次,有時,我也給搞的相當煩悶。老師的工作在教會學生,剩下的練習工作就是「學生」和「家長」的。難道家長於對於教育都不用負責任嗎?難道學生回家不做功課、考試成績不及格,全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嗎?當然,家長並沒有怪罪我,這要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應該說,這是我慎選家長的結果,會怪罪老師的家長一開始我就敬謝不敏,有些錢我無福消受。
我試著解釋,如果學生在家沒有練習,一週只靠一天半小時的鋼琴課,學生當然會覺得曲目相當困難,哪有不用練習就會的鋼琴曲?家長相當的錯愕,我以為我小孩天天練琴?我想,她的驚嚇程度一定像宇眉小時候,沒下游泳池卻編了個自己天天游泳的故事給我般。我感到抱歉卻不得不告訴家長實話,是的,你的孩子整學期都沒有在家練習。
我雖然抱歉卻也奇怪,孩子有沒有在家練習,家長如何渾然不知?事實就是有家長會說,他們忙著工作、早出晚歸,真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練習。
所以我的工作,得安慰家長、還得安慰學生。面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孩子,既不能再繼續責罵,又不能放任不練習,那把推到哪裡才會幫助他們在演奏會上完成演出的尺,說有多難就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