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都會上癮!
最耳熟能詳的,喝酒、抽煙、吸毒…聽起來離我們相當遠,這麼不好的事,誰會去做?
其實,喝咖啡也會上癮。不過,某種原因讓咖啡癮看起來似乎沒那麼罪惡…
自從朋友送給親愛的老公這台咖啡機以後,我更加確定,喝咖啡是會上癮的。我自己不愛咖啡,只愛咖啡香,這麼濃郁的咖啡不知為何對我沒有一點吸引力。所以,我算有資格提醒親愛的老公,享受就好,別成癮!
滑雪也會上癮!親愛的老公連朋友打台灣來都不放過,千里迢迢開車滑雪去。
照相,也是會上癮的。這群青少年女孩,全迷上我們家的單眼相機,在我們家換裝、拍出美麗的藝術照,已經變成這群十三歲女孩的重要活動。
近日來,紐約附近最熱門的話題,除了總統川普,最貼近人民的要算是「螢幕青少年」議題。不論是演講、紀錄片…許多主題都繞著這議題打轉,現在的美國,社會將手機使用過度,也定義作一種「上癮」。仍然使用傳統Nokia折疊式手機的我,算對手機免疫、對即使通訊不熱中、也對臉書無感。所以,我們這個家,還算有理智的可以常把這個話題拿出來討論,如何健康使用手機!
首先,得承認的是,我們的孩子成長在一個螢幕化時代,我們的人生,已經從過去紙筆年代走向螢幕,短期間內,這是個無法回頭的單行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不同,我們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我還記得,沒有螢幕、手機的人生,是什麼樣貌;而他們生而有之,螢幕對他們來說,就像太陽和水一樣不可或缺。
我不知道整個美國是如何?但我至少可以淺談這裡的父母,是如何看待螢幕這一事。在我們憂心孩子對手機的過度依賴時,不防先檢視一下,自己對手機的使用習慣。常被問到,你不用即使通訊,怎麼和家長連絡?是的,我一週有四十幾堂課,加上眉眉一週也有十幾堂的課後活動,我每天要「接觸、連絡」的人,絕對不少於十人。這些家長、老師,彼此之間有一種相當好的默契,或者我該稱之為這裡的社會風氣,絕大部份重要事項,這個社會仰賴的是e-mail,電子信箱。緊急、立刻得處理的事情,這時使用的就是電話。簡訊的使用,多在比緊急情況不緊急些…
所以,大家在工作的時候不會被手機干擾,也沒有人會期待別人要立刻回簡訊,更不會有人整天上傳照片和大家分享…話說親愛的老公和我,和白人的社交生活算是活絡,我必須非常大聲的讚美這些父母,餐桌上,或者一個幾小時的聚會下來,沒有人、沒有一隻手機,會出現在桌上;也不會有手機的提醒聲,會出現在我們交談的過程中。
這和我每次回台灣,一張圓桌,每個人的餐具旁,一定會放著一隻手機的盛況,完全不同。別以為大家會有禮貌的把手機關上,在坐至少有一半的人,是一面吃飯一面使用手機,照相的照相、打卡的打卡、回簡訊的回簡訊…別說是青少年如此,大人這麼做的更是比比皆是。對我而言,最恐怖的是,沒有人覺得,這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殊不知在國際社會,人家早就不這麼做了。而且,大家不只自己不這麼做,更是正視這個問題,急於討論要怎麼正確引導下一代,使用螢幕、手機。
別以為大家都做的事就是對的!要我看,連吃飯都要使用手機的人,絕對是上癮。更別說那些半夜醒來還要看手機的人了。我一直這麼提醒眉眉,不管去到哪,手機,就是不可以上餐桌,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幾本上是一樣的意思。過去幾年大家還在摸索怎麼使用手機,但我想這個社會幾乎已經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默契,每個人都在正視這個手機成癮的問題。
再來的問題就是手機上各式各樣的遊戲和軟體,實在吸引人。我最慶幸的就是,親愛的老公雖然是個電腦天才,卻從不著迷電動玩具和手機遊戲。應該說,從我認識他的第一天,到現在我們結婚十多年來,他從來沒有花過任何一分鐘在「螢幕遊戲」上。我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就更提這些殺時間遊戲。眉眉不知是受我們夫妻影響,還是我們的螢幕教育真正成功,她到目前為止,沒有喜歡上任何的手機遊戲,就連日前台灣瘋的厲害的抓寶遊戲,眉眉連正眼都沒瞧上一眼。我必須說,她是使用手機的,但,使用的時間、頻率、次數,和對手機的依賴,在我看來,都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如果要我下結論,我會說,我的女兒和老公,都沒有成癮!但,我知道身邊有許多人,早就上癮卻不自知。至少,我們這裡是這麼看待這個螢幕上癮的議題,你知道酒精上癮要戒酒,也知道毒品上癮要戒毒,其實,螢幕上癮也是要像戒酒精、毒品那般,戒螢幕。怎麼把使用手機的「習慣」和「上癮」區分清楚,它真的是一門每個人都該深思的人生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