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的社交生活,需要被導正。
眉眉對於自己的人生,向來非常滿意。
她有許多不同群的好朋友…
當我看著這群七年級女孩,為著朋友事傷透腦筋,用一種非常不健康的態度經營人際關係時,我慶幸我的女兒得到媽媽的真傳,用一種抽離的態度生活。
怎麼說這一事呢?
青春期,孩子本就把心思花在同儕,遠過於家庭。不幸的是,手機、通訊軟體的普及,更惡化、擾亂這個正在長大、摸索人生的孩子。群組聊天,絕對是夢魘一場!我自己不和朋友群組聊天,有事,我們可以私底下、一對一、好好坐下來說話、敘舊;沒事,更別想我花時間在通訊軟體上,有一句沒一句的問好。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非常不真實的交友方式,所以我選擇仍然用孩子口中的古董,傳統手機。
眉眉雖然一直拿著最新的手機,可是在媽媽不停的耳提面命下,對手機的使用,並不重度。她有一群又一群的群組朋友,可是,她並不熱中群組聊天。怎麼說這是場夢魘?有了群組聊天後,對話變的相當容易,所以這群孩子,只要週五、每逢週末、假日,「每一天」,總有人丟出,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
所以,一群人七嘴八舌,「天天」得要討論出她們的今日行程。我不能理解的是,每天在學校,大家都已經在一起了,為什麼每一個週末、假日,還要聚在一起?這就是我女兒和別人不同之處,她說,「大家在一起很好玩,可是其實沒有在做什麼。而且,因為她們就是除了我們這一群,沒有別的朋友了,所以每個人都很害怕自己不小心沒參加到團體活動…」
「那,大家都不用做功課?不用讀書嗎?」雖然我不主張把全部的時間花在學業上,可是不能否認的是七年級的課業變的更加繁重。眉眉是要花力氣,才有辦法把成績顧在「中上」,還不是優等生的位置。我不能理解,那大家是怎麼有時間讀書,或是閱讀課外書呢?
「沒有在讀書啊!我覺得其實除了幾個朋友,大家的成績是有退步的…而且,她們也沒有真的那麼愛看書。」眉眉非常了解她的朋友,她解釋道。
我不解,「那她們的父母都在做什麼?我覺得孩子這樣的人際生活非常不健康。」
換親愛的老公發言了,「我今天去接眉眉,和另外兩個媽媽聊了一陣子,其實她們也是煩惱、而且並不是太認同這樣的方式,我感覺的出來她們有試著要擋孩子週末每天都要出門、或者到同學家過夜。可是,孩子自己就約好了,要不是父母很強勢,你很難跟她們說不要出門,沒有理由…。」
「怎麼會沒有理由?那我們都不用家庭生活了嗎?孩子要讀書、課後活動,學音樂的人要練習、運動的人有球賽,而且,我們也會想要出門走走吧…」我雖然不黏孩子,可是,我們一家三口總有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每個週末都和朋友在一起,我們什麼時候自己去享受生活?
「媽媽,可是我同學早就不喜歡和她們的爸爸媽媽出門啦…」眉眉說。「她們寧可和同學去逛街、吃飯,也不要和她們的爸爸媽媽去。」
我不以為然,「當然可以和朋友去逛街啦,那你呢?你有喜歡和我們出門嗎?」
眉眉笑的很賊,「我喜歡和你去逛街,可以買很多漂亮的衣服。我同學去買的衣服和去逛的店,我都不喜歡…而且和你們出門可以去吃好好吃的飯…」
在宇眉和同學的眼裡,聽說,我們是很酷的年輕父母。所以,當眉眉同學每個週末都要出門過夜時,我的女兒寧可和我們夫妻窩在家中。她不愛找朋友來家裡過夜,因為她愛睡覺勝過愛朋友,只是,她的同學很愛來我們家過夜…時不時,我們家都有小客人,比較常是眉眉的閨蜜,但偶爾也是會有三、四個人的團體過夜。
我鼓勵眉眉,交不同的朋友,生活重心要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朋友」身上。不是人家做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也不是整天和朋友黏在一起,就表示有很多好朋友;更不是天天和朋友傳簡訊,就是親蜜的朋友。我說,你想看看以前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怎麼交朋友?會交到什麼朋友?會以什麼方式和他們做朋友?那就是真的能夠、也應該花在人際關係上的時間,其他,看似很容易的手機、網路臉書朋友,不一定,是「真」的朋友。登高一呼的朋友很多,真的是朋友的,仍然只是那屈指可數的幾個。所以,要用心、花力氣交朋友,而不是把時間,天天用在群組談話。
眉眉懂的。她搖頭嘆氣,「媽媽,我不懂為什麼大家要一直轉發網路上的影片給大家?你自己看就好,不用一直傳給我們…」
這就是我說,七年級的社交生活。
真的,他們需要被導正,這是學習、交朋友、成長的黃金時期,就連睡覺,都比這種不健康的虛擬社交生活,來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