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老師小故事

每天,我要教7、8個學生,一天下來,只有「筋疲力盡」四個字可以形容我的身心狀況。身體的疲倦不用綴述,說了三、四個小時的話,喉嚨不啞也難;陪孩子們彈了四個小時的琴,身體不腰酸背痛也難!

心理上承受的壓力情感,我覺得最是難以消化。搖身一變為老師的七個年頭,我只有一種想法,要教養出一個身心健全的孩子,其實比想像中困難許多。撇開身體上的殘疾不說,拜現醫學科技之賜,身體上真有殘缺的孩子肯定仍然不少,但在我的學生中卻是沒有的。不過,說到心理上的問題,透過這種進距離的接觸、和一對一的相處,我好難不發現學生的「問題」。

也許,這份「發現」和我與生俱來對人的敏感度,有絕對的關係。可能不見得所有一對一的家教老師,都「真的」了解他們的學生,不過,他們還是有能力教育孩子。

因為價值觀的差異,五年前,我就告訴自己不再收亞洲學生。所以,我的鋼琴學生,這幾年下來清一色是美國人,其中百分之七十是猶太人。猶太人相當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我們台灣人比較接近,而且,他們是身體力行的族群,即使是雙薪父母,也會想辦法讓孩子接受最完善的教育,絕不會因為父母都工作就把孩子放在家裡看電視。褓姆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幫忙照顧小孩的主力。

這些母親都保持著與我非常親近的接觸,好比孩子上完鋼琴課,雖然她們不能親自接送,但時不時送信來關心上課狀況的e-mail。

故事跳到那天,我接到一個二年級女孩的母親電話。除了關心女兒的學琴狀況,她最擔心的是她女兒英文閱讀能力的問題。說到這,要先插撥一下,美國有許多孩子有一是沒有閱讀英文能力的問題,所以這種孩子,在學校是需要進行特別輔導。而不是「外國人」才會有這種問題,多的是金頭髮白皮膚的純美國孩子,有這種問題。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位媽媽為什麼要打這通電話,來詢問我這話都說不清的鋼琴老師的意見…

我說,一年級的時候,我明顯覺得她和同年紀的女孩不太一樣,她確實無法閱讀、而且定力相當不夠。一堂課我要變許多把戲才能抓住她的注意力。不過二年級她明顯進步許多,雖然她不見得能夠明確的表達英文字母,但她找的到琴譜上的音符和鋼琴的相對位置。也許她仍然是有相當的閱讀問題,可是她能夠用自己的方法,透過聲音和位置連結進行學習。我不認為她是「真的」有問題,可是她需要用「特殊」的方式來教導與陪伴也是一個事實。

這位母親顯然非常滿意我的答案,她覺得我給她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她一直擔心她的女兒「有問題」!

白話文來說,就是不正常可是問題不大…

所以,親愛的老公和眉眉最喜歡聽我每天上完課的老師小故事,好像很多秘密可以和他們分享般…

這棉花糖也太大了吧!比眉眉的頭還大!

2015-11-10 20.38.07-20482015-11-10 20.38.55-2048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